堆排序介绍

堆排序:堆排序(Heapsort)是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。堆积是一个近似完全二叉树的结构。并同时满足堆积的性质:即子结点的键值或索引总是小于(或者大于)它的父节点。

堆是具有以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: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,称为大顶堆;或者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,称为小顶堆。如下图: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同时,我们对堆中的结点按层进行编号,将这种逻辑结构映射到数组中就是下面这个样子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堆结构

该数组从逻辑上讲就是一个堆结构,我们用简单的公式来描述一下堆的定义就是:

大顶堆:arr[i] >= arr[2i+1] && arr[i] >= arr[2i+2]

小顶堆:arr[i] <= arr[2i+1] && arr[i] <= arr[2i+2]

特点

堆的特点就是堆顶的元素是一个最值,大顶堆的堆顶是最大值,小顶堆则是最小值。

过程描述

堆排序就是把堆顶的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,交换之后破坏了堆的特性,我们再把堆中剩余的元素再次构成一个大顶堆,然后再把堆顶元素与最后第二个元素交换….如此往复下去,等到剩余的元素只有一个的时候,此时的数组就是有序的了。

为方便理解我还准备了动图: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实现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package fg;

import java.util.Arrays;

public class HeapSort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 (String[] args) {
int []arr={50,45,40,20,25,35,30,10,15};
System.out.println("排序前:"+ Arrays.toString(arr));
sprt(arr);
System.out.println("排序后:"+Arrays.toString(arr));
}

private static void sprt (int[] arr) {
//1.构建大顶堆
for (int i =arr.length/2-1; i >=0 ; i--) {
//从第一个非叶子结点从下至上,从右至左调整结构
adjustHeap(arr,i,arr.length); //sdjust是调整的意思(英语不好的小伙伴儿不用惊讶)

}
//2.调整堆结构+交换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
for (int j = arr.length-1; j >0 ; j--) {
swap(arr,0,j);//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
adjustHeap(arr,0,j);//重新对堆进行调整


}
}

/**
* 交换元素
* @param arr
* @param a
* @param b
*/

private static void swap (int[] arr, int a, int b) {
int temp =arr[a];
arr[a]=arr[b];
arr[b]=temp;
}
/**
*
* 调整大顶堆(仅是调整过程,建立在大顶堆已构建的基础上)
* @param arr
* @param i
* @param length
*/
private static void adjustHeap (int[] arr, int i, int length) {
int temp=arr[i]; //先取出当前元素i
for (int k = 2*i+1; k <length ; k=2*k+1){//从i结点的左子结点开始,也就是2i+1处开始
if (k+1<length&&arr[k]<arr[k+1]){//如果左子结点小于右子结点,k指向右子结点
k++;

}
if(arr[k] >temp){//如果子节点大于父节点,将子节点值赋给父节点(不用进行交换)
arr[i] = arr[k];
i = k;
}else{
break;
}
}
arr[i] = temp;//将temp值放到最终的位置
}
}

输出

1
2
3
排序前:[50, 45, 40, 20, 25, 35, 30, 10, 15]
排序后:[10, 15, 20, 25, 30, 35, 40, 45, 50]